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初訪羅浮宮 - Musée du Louvre

DSC_0230
來到巴黎快半年,羅浮宮附近晃過幾次,但三過羅浮宮而不入,
直到航哥在一月底來到巴黎,找到個機會一起來造訪。


DSC_0127
二月初的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還是光禿禿的一片,
零度的氣溫,帶著手套還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風吹起沙子,
戴起帽子來保護紅通通的耳朵,歐洲的冬天,嗯,不太宜人。

DSC_0128
跨過小小的騎士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就算來到了羅浮宮。
這座原本杜樂麗宮的正門,在宮殿焚毀後的兩甲子,昂然依舊。

DSC_0133
原本沒打算為這次的造訪作記錄,一方面對羅浮宮的瞭解不深,
一不小心就變成走馬看花,再則是天氣實在太冷,頭腦動得無法思考,
手也冰得完全也沒有拿起相機來按快門的欲望。

DSC_0134
但人生有多少次的決定和造訪,是在沒有準備好或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發生的。
綽有餘裕時能夠掌握機會,不然也至少試著找出較佳解。

DSC_0140
走進羅浮宮,先來到咖啡廳補充精神和熱量。


話說室內燈光的色溫真的很難掌握,autoWB 沒辦法事事掌握,
選了場景也需要微調色溫,而某些燈光就是少了那些波段,怎麼調都不對勁。
就算調到滿意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拍 raw 檔來調整更是麻煩事一件。


沒辦法,就只好接受照片顏色一直跑來跑去的事實吧。

DSC_0141
玻璃金字塔下的旋轉樓梯,明亮而簡潔。

DSC_0142
來到了拿破侖三世的房間,水晶燈也太大了一點,站在下面被砸到還得了。

DSC_0151
卡布麗葉姐妹(Gabrielle d'Estrées et une de ses sœurs),
以前在美術課本上看到的畫作,就這樣出現在眼前。


沒有具名的楓丹白露派畫家,以捏乳頭和後方婦人暗示著
卡布麗葉懷有亨利四世孩子的秘密,兩旁的布簾立體得彷彿真實皺摺。


對美還稱不上什麼分辨力,但有些畫作確實能挑起某些感受。

DSC_0153
而且也可以來搞笑一下。

DSC_0159
小品之外,許多巨大的畫作同時兼具細膩與規模。
椅子上這幾位先生女士,正在畫著巨型畫作上的部份作為練習。

DSC_0162
瓦平松的浴女(La Baigneuse de Valpinçon)。

DSC_0167
玻璃金字塔在建的時候飽受爭議,
貝聿銘這位美籍華裔建築師還被戲稱為「貝法老」,完成後則是無數讚美浪潮。


羅浮宮蓋了玻璃金字塔,地下室的啟用大大拉近作品間的距離,
更是為精緻的建築增色不少,擁有了自己的獨特與味道。

DSC_0172
羅浮宮館藏的質和量都沒話說,對美術愛好者應該真的是天堂,
在鏡中抬頭一看都能擁有驚喜。

DSC_0174
藝術的創作和衡量是主觀的,即使有所不同,
都要注入相當的心力時間與天賦,才能造就眼前的作品們。

DSC_0178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Victoire de Samothrace),
連著米羅的維納斯和蒙納麗莎,合稱為鎮館三寶。


不知「鎮館三寶」一詞是如何而來,羅浮宮的簡介上有提出比較著名的作品,
大約有二十項左右,但不可置否地是這三件作品參觀人數為數相當眾多。


這件由愛琴海西北邊小島挖出的雕像,
在翅膀空氣感和被濺濕衣物緊貼肌肉的線條被為之稱道。


在較近代的現代藝術發展之前,
最廣為人知的經典藝術品(雕刻與畫作),大多是希臘時期(維納斯與勝利女神),
或是後來希冀返回希臘古典的文藝復興時期(大衛像與蒙納麗莎)。


美,抽象的難以定義,而客觀是許多主觀的集合,
或許能試著從客觀品味的愛好,嗅到一點關於美的蛛絲馬跡。

DSC_0186
雕刻放在船上,沒辦法近距離感受線條,
此物只該天上有,就讓她再往天空展翅而揚吧。


雖然女神不需要穿球鞋,不過勝利女神的希臘文叫作「Nike」,
也就是 Nike 這個運動品牌的命名來源,算是扯得上點關係。

DSC_0198
穿過許多長廊,長廊中有許多作品,接收不了這麼多資訊,
只能先把主要的目標先看完,之後有機會再來細細體會。

DSC_0205
蒙娜麗莎(La Joconde, Mona Lisa),大概是世界上最著名,
同時也擁有最多研究故事和最常被惡搞的畫作了。


畫作就在眼前,但兩道護欄加上防彈玻璃的阻隔,
沒有視力 3.0 加上偏振片效果眼睛,很難去體會達文西的美學層次。


蒙娜麗莎有太多故事可以講,原本被畫者是翡冷翠商人的太太,
前陣子被指出其實 model 是和達文西有曖眛關係的弟子,
畫作中兩個眼睛內的字母則是兩人名字的縮寫等等。


去年在中正紀念堂辦的「天才達文西特展-蒙娜麗莎的25個秘密」,
裡就有法籍工程師取得羅浮宮許可拍攝蒙娜麗莎的多光譜照片分析。

DSC_0208
達文西,或著應該稱李奧納多更恰當些,
這位通才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在藝術和科學上都有傲人的成就,
有這麼多的瞭解,對如何相處於世界或許能有更多體悟,
或至少,留下了藝術品和科學筆記,供人來人往的後人瞻仰。

DSC_0211
和藝術品間的互動,或許就是在思考中完成,無論腦袋什麼方向,總是產生了些改變。


不變的是那些作品和建築,但這個不變的前提是有限的時間內。
若時間軸拉得夠長,nothing is unchangeable,
縱然相對論賦與了穿越時空的可能,這仍是個不辨自明的公設。

DSC_0217
大宮女(Grande Odalisque),
作者也是同前面「瓦平松的浴女」的安格爾(J.-A.-D. Ingres)。


一開始只是受到細緻的畫風吸引,看了介紹,發現安格爾為了追求他美學的描繪,
延伸了背部長度,比解剖學上來說,多了兩到三節脊錐,也違背了其師的解剖學規則。


美需要被科學理性限制住嗎?


如果說照片是為了記實,大量的後製改變了原本的色調反差飽合銳度合成格放,
使得和肉眼所觀看的差距拉大,那照片的意義就從記實,轉變為後製者對美的調整。


誇張的照片當然後實際的情況不同,但只要夠協調,
橘色的天空加上綠色的雲,應該也沒什麼不可以。


但各持一派的堅定信念,才造成了當時奉理性記實為圭臬的學院派,
和挖掘內心世界的現代主義之間的衝突,時光流逝,
莫內的畫作也從被嘲笑化為劃時代之作,沒有什麼是不變的。

DSC_0224
加冕圖(Sacre de l'empereur Napoléon 1er)。


相當喜歡的一張圖,寬幾乎達十公尺的巨幅圖畫,
作者是 J.L. David,拿破崙一世在位時的御用畫家。


古典嚴謹的畫法外,更吸引人的是歷史上的意義:
拿破崙把教宗找來,卻接過皇冠自己戴上,並為其夫人加冕,
這一戴,伏爾泰口中「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
就此劃下了句點,政教不再合併,教宗的範圍縮到梵蒂岡。


有趣的是坐在包廂的拿破崙母親,其實因為反對封約瑟芬為后而沒出席加冕,
但拿破崙要 David 畫進去,就把拿破崙母親合成進這幅畫囉。

DSC_0226
領導民眾的自由女神(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紀念 1830 年的七月革命。

DSC_0230
看著看著,和玻璃金字塔的相對位置也不斷在改變。

DSC_0239
賽姬為愛神之吻甦醒(Psyché ranimée par le baiser de l'Amour)。


希臘神話真的是很精彩的一頁,不像其他宗教的神性,
希臘神話的神明更具有人性,像宙斯這位最高天神卻喜歡亂把妹。
賽姬和愛神 Eros 也有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DSC_0245
繞了一圈,回到了勝利女神雕像,但只繞了過去,
來到鎮館三寶的最後一件作品。

DSC_0250
米羅的維納斯(Aphrodite, dite Vénus de Milo)。
少了雙手,愛與美之神的身體線條更加展現。


兩千多年前的希臘羅馬,
沒有現在這樣爆炸性的資訊,沒有發達的科技,
但有三大哲學家的哲理演譯,以及這些難以望其項背的雕刻作品。

DSC_0253
[臉部表情可以再呆一點啊...]

DSC_0256
館內還有其他許多珍貴的藝術品,不過看到這裡實在也是夠疲乏的了。

DSC_0259
人面獅身(Sphinx),埃及人把法老王的頭和獅子的身體結合,
表現人與神獸結合的理想,如果是現在,大概算是汙篾元首了吧(?)。

DSC_0264
中世紀留下來的護城河遺址。

DSC_0268
走回大廳的途中遇到不知名但燈光打得不錯的雕像。

DSC_0271
回到玻璃金字塔的下方大廳。

DSC_0273
來到倒立金字塔,也是達文西密碼的最後場景。

DSC_0276
哥哥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

DSC_0280
倒立金字塔並不是和中央玻璃金字塔形成八面體,
而是在羅浮宮比較前緣的部份,旁邊除了有 Apple 也有 Starbucks 可以歇歇腳。

DSC_0283
走出羅浮宮,溫度冷到沒有拍下夜間金字塔閃亮的一面,
只隨手在進入地鐵站前,記錄 Hotel de Louvre 如無數跟蠟燭燃燒的一面。

回頭看看照片,打打文字,再造訪羅浮宮的念頭浮起。


等有朋友再來,或是哪天心血來潮,再到藝術作品的殿堂走走,沉殿一下心靈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