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幾年,金門的地區產業結構,將掀起一場空前的劇烈變化。
把金門招商網(註一)的資料整理繪製成圖,超過十個開發案正在著手進行,
其中絕大部份都在 2013 年進行簽約、招商或是開幕。
以下將從最近引起許多關注的浯江溪事件聊起,
以簡短問答的方式,一路聊到金門的諸多 BOT 案:
Q1、什麼是浯江溪事件?

Q2、這條道路破壞了些什麼?
A2、這裡是鱟、水獺、兩百餘種水鳥、招潮蟹等等與紅樹林交織而成的生態體系,尤其整條道路所經之地為鱟的產卵與孵化區,這些金門觀光特色,關係到的不只是紅樹林的面積與數量,許多都是不可逆的破壞。

Q3、為什麼要建這條路?

Q4、小三通客運成長,那到底會成長到多少?

Q5、如果真的成長到一年三百萬人次,金門的道路有辦法負荷嗎?
Q6、這幾年小三通人次趨勢如何?
Q7、小三通成長有何優勢或劣勢呢?
A1、「水頭聯外道路工程」於2013年3月7日開始施工卻未設立告示牌,施工逾十日後民眾發現該工程嚴重破壞浯江溪的生態環境、文化資產與共同記憶,3月19日陳滄江議員要求即刻停工,3月20日晚上工程告示牌始灌水泥固定,3月21日工務處處長與課長到場說明該工程依法不需環評,民眾認為對金門如此重要的地方,需要進行環評與公聽會,3月24日李沃士縣長到場宣佈該路段即刻停工並進行原貌恢復,縣政府在4月7日舉辦座談會,討論後暫無定論。4月12日,地區民眾向議會提出「建請縣府停止水頭商港聯外道路」請願案,遭到議會史無前例地「擱置」人民請願。

Q2、這條道路破壞了些什麼?
A2、這裡是鱟、水獺、兩百餘種水鳥、招潮蟹等等與紅樹林交織而成的生態體系,尤其整條道路所經之地為鱟的產卵與孵化區,這些金門觀光特色,關係到的不只是紅樹林的面積與數量,許多都是不可逆的破壞。
再則,這裡不但是古浯州八景「董嶼安流」與「珠江月夜」的所在地點,亦是後浦防洪調節的重要河道與夏墅居民自古進行漁業的生息地。道路擴展和河道縮減,若遇上大潮加上九降風或颱風,將使海水淹上臨近地區的機率升高。

Q3、為什麼要建這條路?
A3、根據工程告示牌的說明,其工程效益為「因應小三通客運成長,提供便捷道路連節至金門城鎮。以達觀光發展及兼顧景觀生態。」

Q4、小三通客運成長,那到底會成長到多少?
A4、縣政府的說法為民國 110 年成長至 250 萬到三百萬人次(註二),縣長提到三、五年內可能成長至五百萬人次(註三)。

Q5、如果真的成長到一年三百萬人次,金門的道路有辦法負荷嗎?
A5、若以一年三百六十五萬人次(一天一萬人次)計算,需要 250 車次滿座40人的大巴。小三通的船班目前約是早上八點到晚上七點,因此每小時約 22.7 輛車次,大約兩分四十秒會有一輛車經過。如果有 2500 人是坐房車或計程車,則大約每一分鐘有一輛車經過。
Q6、這幾年小三通人次趨勢如何?
A6、根據金門縣政府港務處的統計(註四),小三通從 2002 的約 2.1 萬人一路成長,近年成長幅度趨緩,而 2011 年約 147.5 萬人次到 2012 年約 146.3 萬人次更出現了首次的人數下滑。今年一月至三月的總人次和去年相比,從約 32.1 萬下降至 30.5 萬,下降幅度為 4%,若依此為 2013 年下降率,全年將萎縮至約 140.4 萬人次。
Q7、小三通成長有何優勢或劣勢呢?
A7、縣長提及,若開放更多免稅政策,一年旅客上看五百萬人次沒問題(註五)。
而根據縣府的資料「2012年22縣市長施政成果問卷調查」(註六)中第四十六頁提到,在目前小三通人次最多的 2011 年,大陸旅客佔約 39.5 萬人次,中轉至台灣約 35 萬人次,來金旅遊約 4.5 萬人次,也就是約 2.25 萬人。超過 100 萬人次是持中華民國護照中轉至大陸。
Q8、那現在地區民眾發起聯盟的訴求是什麼?
A8、主要訴求有三項:
一、立即停工、復原現狀
二、根據文資法、濕地保育法於當地劃設自然文物保護區,並申請設置國家級濕地
三、島嶼因幅員較小、環境較為敏感且脆弱,我們要求縣府在進行重大工程,必需召開公聽會、並進環境影響評估
Q9、要求停工是不是要水頭村來負擔小三通的車流量?
A9、如前面統計,目前小三通約有七成二的旅客的目地為中轉,這些旅客需要的是一條連結機場與碼頭的路,主要目的地並不是水頭村,只是當初的道路規劃讓進村與往碼頭的路合在一起,才造成了目前的情況。
這樣的道路合併使用造成車流量的上升及居民的危險,可以將西海路一段穿過水頭村約五百公尺的道路,實施強力的速限管制,如時速 30 公里並架設數台照相機。融入地方造景的天橋或是地下道也是穿越馬路的安全考量。
規劃一條連接碼頭與機場的交通方式並不進入水頭村,是根本減少車流量的方式。延著浯江溪而蓋馬路絕對不是唯一的選擇。
這樣的道路合併使用造成車流量的上升及居民的危險,可以將西海路一段穿過水頭村約五百公尺的道路,實施強力的速限管制,如時速 30 公里並架設數台照相機。融入地方造景的天橋或是地下道也是穿越馬路的安全考量。
規劃一條連接碼頭與機場的交通方式並不進入水頭村,是根本減少車流量的方式。延著浯江溪而蓋馬路絕對不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沒有空看完上面可以直接看的小統整:若沒有更多免稅政策開放或其他利多,小三通人次照目前的下降趨勢,不需建造額外的聯外道路,也不會造成生態環境與人文景觀不可逆的破壞。而為降低水頭村車流量及危險,亦需積極尋求區段限速、加蓋天橋或尋求道路分流之相關解決方案。
現在來看看金門的 BOT,很多人聽到 BOT,或許會聯想到電影「海角七號」中這句鮮明的台詞:
「你們外地人來我這開飯店、作經理,土地也要BOT,山也BOT,連海也要給我BOT!為什麼這麼美的一片海,被飯店圍起來?」
什麼是 BOT,BOT 是 「興建(Build)、營運(Operate)、轉移(Transfer)」的縮寫,由政府提供地讓民間企業來興建和營運,經過一段時間後,再轉移給政府經營。
簡單的形容就是,如果 BOT 的期限為 50 年,這塊地由政府租給業者 50 年,時間到後全部回收給政府作為租金。
接下來來就是關於 BOT 的一些簡單問答:
Q10、為什麼需要 BOT?
A10、BOT 的運作通常有兩個原因(註九),一個是政府預算不足,需要民間的出資,另一個則是藉助民間企業經營上較佳的效率。
感謝有金門酒廠作為後盾,金門縣政府沒有缺乏預算的問題,因此不存在第一個原因?若是要藉助民間企業的優勢,則要端看需要的是外在企業或是可以協助地區企業轉型與提升,如果觀光人潮進來,這會影響到受惠的是地區居民或是外部財團。
Q11、BOT 是建設,建設對金門的經濟發展有正面幫助,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加上有縣籍就業保障,年輕人就可以留在家鄉工作了,這樣不是很好嗎?
A11、好的經濟發展意味著能夠賺更多的錢,但錢只是手段和媒介,過更好的生活才是目的。
BOT 的保障就業人口,較多為旅館業或購物中心的基層工作(這樣的產業也會排擠原本地區相關業者),確實能夠增加地區就業人口,但若金門年輕人的主修或是興趣不屬於這個領域,那麼這樣面向較不多元的工作機會,對於年輕人返鄉工作的幫助有,也有限。
況且保障縣籍就業,也隨著近年大量戶籍遷入金門,顯得保障更加薄弱。根據內政部「101年人口遷徙及社會增加概況」(註十),從 2007 年底到 2012 年底,金門戶籍人口增加約 3.3 萬人,光是 2012 年就增加 8368 人,這是在就業機會這項利多還沒開放的情況。
因此即使保障縣籍就業,不但有職業多樣性不足的問題,更要面臨大量遷入人口的競爭者眾,要嘉惠原本的在地居民或常住人口,若沒有相關的配套措施,變成不容易的課題。
加上財團資金持續進入金門,人潮和環境還沒建立,地價就已然漲起,之後若進駐更多,地價房價甚至物價都還會上升,屆時如果是擔任 BOT 案的基層員工,生活和買房會比目前更加困難許多。
順帶一提,金門在 2010 年的戶籍人口約 9.7 萬人,常住人口約 5.7 萬人,但有戶籍又常住的人口僅 3.6 萬人,也就是設籍在金門卻不在金門的人口佔了六成有餘(註十一),金門人從 2000 年到 2010 年間,常住人口增加不到一千人,戶籍人口數卻大量增加,也就是享有福利和資格的人變多了,但常住在金門的總人數仍不太變動。
Q12、如果先不談就業保障,更多的觀光客和更多的人潮的在地消費,不就能更加活絡地區經濟了嗎?
A12、觀光客等人潮若增加,直接受惠的是特產店、餐廳與旅館業者。不論目前正在興建的風獅爺購物中心和昇恒昌旅館(264間房),或是完成簽約的富驛綠色休閒渡假園區(120間房以上),還是泰偉金門工商綜合區(1256間房),都有購物中心或是商店街,若有特產中心再加上美食街的設立,活絡的經濟大部份會落在財團的口袋之中,而非市井小民的手中。
Q13、是不是 BOT 案都起來以後,觀光人潮就會隨之而來?
A13、先來想看看「為什麼要來金門」,金門之所以吸引人,因為這是一個舒適的環境,我們有美麗的慈湖落日、有地區特色小吃、有多樣的自然生態、有豐富的人文史蹟、有幽古的閩南建築,這些都是我們擁有的獨特和無可取代之處。
而 BOT 所推的購物中心和五星級旅館等,和原本地區觀光特色有所出入,所吸引的客群也會有所不同。主打購物,若沒有搭配足夠的廠商和相關的免稅政策,以購物的吸引力來說,加上機票票價的居高不下(年中後可能再調漲),或許還是不容易和台北比擬。
有鑑於此,風獅爺購物中心和昇恒昌兩大開發案已經接近完成階段,若先觀望營運後的成效,不論是對於外部觀光客吸引或是對於內部經濟環境影響,作妥善評估又有正面作用的話,取得人民的認同,再來推動其他的案子也不遲。
否則若是營運不彰,財團可以收手甚至要求政府賠償(端看政府與財團間的合約有無和如何去制定賠償機制),可能留下無用處的建築物且要用全民或是金酒的盈餘去償還款項。
Q14、對於 BOT,金門準備好了嗎?
A14、土地、水、電、對環境和居民的影響,這些都是相當基本而且重要的條件。土地的取得已經沒有問題,金門招商網上有許多的地點可供投標,若先提到對環境的影響,這些 BOT 案全部都沒有環境影響評估,依法 5 公頃以下的開發案不需要評估(註十二),像是「護理之家健康養生村」畫地為 4.9 公頃,正好不用評估。
對居民和地區經濟的影響,或許要等到完成後作實際評估或比較實際,那麼水和電呢?由於全球暖化引起的氣候變遷讓氣候更加極端,缺水的金門降水量變得更少,去年(2012)更達 893mm 的近年低值(註十三),以致今年東半島已開始限水,西半島則主要是靠地下水的抽取。2012 年平均每日超抽 8000 噸的地下水(註十四),這樣下去,到 2016 年,金門可能無水可用(註十五)。
在用電的部份,金門共有塔山電廠、夏興分廠和烈嶼的麒麟分廠共約九萬千瓦(註十六),其中,大金門每日最高供電量約6萬5000瓩,以目前夏日每日最高用電量約5萬瓩來看,尚且夠用,但在各大開發案啟用後供電量將逐年吃緊(註十七)。
李沃士縣長也在媒體上提到金門要再進化,要先解決「缺水、缺電、缺人才」的三缺(註十八),如今還沒有配套措施,只怕讓這樣的缺口更加拉大。
目前縣政府和議會都把缺水缺電的主要解決方法指向與大陸相接,由他們來供應的成本也較低。但考量到國防安全,中央至今未定出時程表。兩岸如今關係雖較平和,但若水電等民生命脈被對岸掌握,哪日政治局勢不同,只要被限制使用,島內生活就難以維持。
Q15、這些 BOT 的財團都是哪裡來的?
Q16、那金門的觀光到底有什麼獨特性啊?
A15、目前在建造的風獅爺購物中心和金湖鎮商務旅館分別為台灣土地開發公司(與日本吉本興業合作)和昇恒昌股份有限公司。位在林務所的「綠色休閒渡假園區」將由富驛、新光不動產開發以及新光建經共同開發。
而投審會在3月27日通過陸資華天在金門投資案,華天將投資 18.7 億(註十九),其中 5.78 億增資金門延明開發,其餘直接建設旅館並百分之百持股,也就是觀光客的收入大多由陸資進帳,將在金門賺的錢賺出島外,而不是金門的民眾受惠,這有可能就是簽約在即的莒光湖 BOT 案。
Q16、那金門的觀光到底有什麼獨特性啊?
A16、先來看看李沃士縣長對金門發展的願景,「李沃士想更進一步打造金門,並非一味進行商業化開發,賣點在於休閒、無壓力的居住環境,成為讓人願意來休息的城市。(註二十)」
如果蓋了很多購物街,以後旅客會不會只記得金門買名牌很划算,閩南建築和地方小吃沒時間也沒興趣。如果蓋起濱海渡假村把海邊圍了起來,會不會小時候騎腳踏車能到的地方,只能隔著柵欄相望(美麗灣事件值得注意和提防,註二十一,不巧的是,規劃金門多數 BOT 案的公司,正是與推動美麗灣開發的台灣博特顧問,註二十二)。
現在這些開發案,舉的都是觀光大旗而來,我們金門的在地文化和自然生態,都是累積數百年的天時地利人和而來,雖然一棟古製閩南建築的造價可能不高,雖然一片濕地生態無法像購物中心立即帶來鈔票的商機,但接觸到建築純粹的美感和生態活躍的靈動,那種感受,不是能夠用金錢數字來量化的。
相較之下,財團雖然帶著大筆資金來做開發,但若不能融入地方特色,那麼就是帶著資金到哪都能蓋。而這樣帶有風險和難預測性的開發案,把這麼多好的公用地,讓財團取得數十年的使用權,即使是年輕一輩,也不一定活得到美麗的土地歸還公眾之日。
相較之下,財團雖然帶著大筆資金來做開發,但若不能融入地方特色,那麼就是帶著資金到哪都能蓋。而這樣帶有風險和難預測性的開發案,把這麼多好的公用地,讓財團取得數十年的使用權,即使是年輕一輩,也不一定活得到美麗的土地歸還公眾之日。
我們不用成為第二個香港或是廈門甚至澳門,我們是金門,值得去發展出濃濃特色的金門。

#一樣如果沒有空看完上面可以直接看的小統整:BOT 是政府的土地讓民間業者興建並營運一段時間後交還政府;金門 BOT 以 50 年居多;通常政府沒預算建設才需要 BOT;金門 BOT 多為旅館業員工,保障金門籍名額遠比不上近年入籍人口數;BOT 可能活絡經濟,但賺的錢大多在財團手上,回饋政府的錢遠少於金酒營收;若沒有免稅政策或博奕開放,觀光人潮前景難估;金門的水電民生問題會因為 BOT 更加棘手;BOT 將有陸資完全持股進入;沒有相關的配套,BOT 不但無法使地區民眾受惠,造成地價和消費增加的生活不易,更破壞金門累積已久之生態文化特色。
註二、 http://www.kinmen.gov.tw/Layout/main_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09637&frame=17&LanguageType=1
註十、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10203_1.doc
註十一、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111171361171.pdf
註十二、http://ivy5.epa.gov.tw/epalaw/search/LordiDispFull.aspx?ltype=03&lname=0040
註十三、http://www.kinmen.gov.tw/Layout/sub_E/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10038&frame=99&DepartmentID=45&LanguageType=1
註十五、http://lux.mygesoft.com/healthView.action?id=21
註十六、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kinman/web%E6%AA%94%5C%E8%A1%A82-5-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